钢笔:从文具到配饰 二维码
钢笔:从文具到配饰
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,圆珠笔在美国的销量几乎是钢笔的三倍。圆珠笔如此吃香,一个重要因素在于:用钢笔需要从墨水瓶里吸墨,很麻烦,容易弄得一团糟。圆珠笔既好用又可靠。 为了与之抗衡,华特曼公司1954年推出新产品——“华特曼CF墨芯墨水笔”,首次使用塑料吸墨管。 鹰牌铅笔公司1890年研发的吸墨管使用的是玻璃材质,薄脆易碎。华特曼公司曾在1927年和1936年尝试用玻璃吸墨管,均遇相同问题。直到塑料生产技术提升,塑料吸墨管才得以成功生产。 使用塑料吸墨管变成钢笔的一大优势,可是相较圆珠笔,钢笔还是不够便宜、不够便利。但有些人正喜欢钢笔的这一特点。2012年,英国广播公司(BBC)报道称钢笔销量有所上升,亚马逊公司(Amazon)也表示钢笔销量是前一年的两倍,派克笔公司也为钢笔“复苏”而庆贺。看样子,钢笔要东山再起了。 其实,钢笔曾不止一次起死回生: 1980年,“钢笔人气强势回升”; 1986年,“有钱顾客再度对高价钢笔感兴趣”; 1989年,钢笔“走出”持续了几年的“低迷期”,“再次成为珍贵的日常用品”; 1992年,钢笔“人气回升”; 1993年,人们“又开始对钢笔感兴趣”; 1998年,“豪华钢笔强势回归”; 2001年,“人们又再度迷上经典老式钢笔”。 钢笔公司出尽奇招,而我们甚至都不仔细辨别真伪,就被吸引过去了。这也是钢笔回归现象不断重演的一个原因。 日子一天天过去,电子邮件日渐普及,而钢笔销量竟然完全不见减退。钢笔销量如此稳定(更别说它偶尔还会飙高),似乎不太寻常。不过,我们总有需要手写的时候,这样的时候越少,我们反而越珍惜。 派克笔公司主管欧洲、中东和亚洲办公用品销售的副总裁戈登·斯科特评价最近一次钢笔回归时说:“我们跟钢笔的关系已经变了,从前它只是文具,而现在它变成了一种配饰。” 如今,电邮普及,苹果手机遍布,连便宜的钢笔都可以成为身份的象征——不一定象征财富,但是能展现持笔者的品位和优雅。当然了,要是你想炫富,凭钢笔也能做到。 1906年,德国商人阿尔弗雷德·尼希米和工程师奥古斯特·艾伯斯坦去了一趟美国,对市面上的新款钢笔印象深刻。回国后,他们便联系了汉堡市的文具商克劳斯-约翰尼·沃斯,决心生产自主原创品牌钢笔。两三年后,简便墨水笔公司便推出了安全墨水笔——“红与黑”。在此之后推出的一款钢笔则以欧洲第一高峰——勃朗峰(Mont Blanc)命名,似乎象征其追求卓越品质与完美工艺的目标。1913年,简便墨水笔公司采用六角白星作为标志,象征勃朗峰的雪岭冠冕。后来公司名字也改为“万宝龙(Mont Blanc)”。 1924年,万宝龙推出第一批大班系列钢笔。1952年,大班149系列钢笔上市,笔身采用名贵树脂材质,笔帽上有三道镀金圆环,这三道圆环从未更改,成了大班149钢笔的一大标志性特征。每只万宝龙钢笔的笔尖都镌刻着数字4810——勃朗峰的实际高度。 除了大班系列钢笔,万宝龙还推出了其他的大班系列奢侈品,包括手表、皮具和珠宝。1983年,万宝龙发行“大班极品系列”,其中包括纯金打造的“大班系列极品149”。1994年,万宝龙的镶钻“大班黄家贵金属系列”钢笔(共镶钻4810颗)单价高达7.5万英镑,成为世上最贵的钢笔,载入《吉尼斯世界纪录》。这一纪录在2007年被万宝龙价值73万美元的“神秘巨匠限量系列”钢笔(万宝龙与梵克雅宝联手打造)打破。一支笔卖73万美元。这个世界太疯狂了! 不过,对很多人而言,这样的奢侈品是想都不敢想的,反而是廉价的圆珠笔更有吸引力。
文章分类:
知识产权
|